為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能力、增強學術論文的規範性,4月14日下午,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學術報告會,邀請《思想理論教育》編輯部周家雅作“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選題與寫作規範”的專題講座。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教師、上海體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共40餘人參加。
周家雅圍繞選題的方法論展開了論述。第一,研究者要有問題意識。她指出,文章一定要有所指,隻有在解決問題中才能夠去刨根問底地深入研究,才能讓文章體現出學理性。第二,研究者應該關注重點、熱點問題。比如,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選題可以把握住建黨百年、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等具有重要意義的時間節點;可以對重要會議、重要講話的理論創新、精神實質和核心要義等内容進行學習研究;可以從如何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數字化時代推動治理的變革等現實問題進行探索;可以關注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思政課改革創新等,國際環境帶來的新挑戰、人工智能等生命科學技術引發的生命倫理問題也提供了廣闊研究空間。第三,選題要符合期刊的辦刊思路。以《思想理論教育》為例,其辦刊思路一直注重堅守學術本位、社會現實性特征,并有一些專題欄目的策劃。她強調,教師們要動态關注國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等課題的選題指南,這些是重要的學術信息,也是學術方向的指引。總之,研究選題要做到知己知彼,既要了解國家戰略、時代需求,又要把握學術期刊自身定位,同時還要結合自己的研究專長并能堅持在某個領域深入研究、推陳出新。
周家雅還從文章整體構成、具體要素方面詳述了寫作規範。第一,從整體構成來看,文章要注重政治性和學理性的統一,措辭要嚴謹。第二,文章由題目、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幾個部分組成,每一個部分都有其重要功能,題目要準确扼要表達文章立意,少用修飾性詞語;摘要需要交代論文背景、學術觀點,是決定能否通過初審的重要内容;關鍵詞不能簡單堆砌,而要突出文章的信息重要點;正文注意語言表達,不要寫成教科書或者研究報告式;參考文獻注釋要遵循學術規範,避免以訛傳訛、斷章取義,從參考文獻引用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否具有研究情懷、是否具有嚴謹的學術态度、是否關注學術前沿。此外,研究論文要注重結論的正确性、創新性和社會影響力。
周家雅的講座緊密結合實際,内容詳實,提供了很好的指導與幫助。教師們紛紛表示獲益良多。學院組織開展這方面的專題講座和同行交流,是落實黨史學習教育“辦實事”的重要舉措之一,旨在幫助思政課教師進一步提升高質量學術成果表達的能力,進一步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