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喜迎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的日子裡,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提供理論支持,5月29日,由中國曆史唯物主義學會主辦,天津大學和上海中醫藥大學承辦的“中國共産黨社會主義現代化思想”理論研讨會在上海中醫藥大學舉行。
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副書記、市教委副主任闵輝,上海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曹錫康,天津大學人文社科處處長張俊豔到會并緻辭。來自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30多個院校、科研機構的150餘位專家學者、師生代表參會。
曹錫康在緻辭中介紹了上海中醫藥大學堅持立德樹人、培根鑄魂,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和教育,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納入整體規劃、列入上海市地方高水平大學高原學科築基計劃,去年獲批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在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同時,努力探究馬克思主義與中醫藥文化在理論思維方面的貫通性,以彰顯學校特點和中醫藥文化特色,走出有特色的内涵發展之路。
張俊豔在緻辭中表示,在我們黨即将迎來百年華誕之際,在上海這一中國共産黨誕生的地方,召開此次研讨會恰逢其時,意義重大。張俊豔還向與會者介紹了天津大學的曆史、現狀和發展成就。
闵輝在講話中指出,面對當前世界,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共産黨、中華民族有足夠的底氣和自信,馬學科研究和思政課建設就是要向師生充分展現、生動演繹黨的使命,用偉大實踐感染人。上海作為黨的誕生地,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最早的傳播地和傳播中心,上海的思政課教師和研究者更是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他強調,上海要進一步堅持開門辦思政,善用大思政課,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感受理論之美,在用好紅色資源、形成改革開放場景大格局、做好網絡思政等方面要有大的作為。
黨史學習教育中央宣講團成員、中共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中國曆史唯物主義學會會長、中國社科院國家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态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科院大學特聘講席教授侯惠勤,我校黨委副書記季光,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哲學學院二級教授歐陽康,上海市浦東新區原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區政協副主席邵煜棟,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中國曆史唯物主義學會副會長暨社會主義現代化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顔曉峰等專家應邀作大會主題報告或主旨發言。
本次研讨會呈現兩個特點:一是内容豐富,與會學者從中國共産黨與中國現代化、意識形态創新與中國現代化、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中國現代化、科學技術革命與中國現代化、全球治理與中國現代化、人類生命健康命運共同體與中國現代化、中醫藥事業發展與中國現代化等多個維度和視角,對現代化進行全方位觀察和研究,發表真知灼見;二是主題重大,本次研讨會重點聚焦于深入學習和研究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論述,對指導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思想進行理論闡釋。研讨會在深入交流的同時達到了推動學術精進、秉承學術旨趣、增進學術情感的意義。
研讨會還設立兩個分會場。第一分會場專家分别圍繞“中國現代化道路成功開辟的方法論啟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基本經驗”等主題作了主旨發言。第二分會場專家分别圍繞“中國共産黨現代化建設的演進邏輯”“健康中國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等作主旨發言。在交流研讨環節,與會代表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重要論述的豐富内容、邏輯體系、人民價值取向、新時代重大意義等深入研讨。
最後,東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中國曆史唯物主義學會社會主義現代化研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田鵬穎對研讨會作總結發言。
在實踐研修環節,與會嘉賓與師生代表共赴上海浦東展覽館,參觀“在國家戰略的偉大旗幟下——浦東開發開放主題展”。通過重溫浦東開發開放30年的滄桑巨變,大家深受震撼、倍受鼓舞,一緻表示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充分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精神,傳承黨的誕生地的紅色基因,繼承使命,努力奮鬥,不斷把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推向前進。
(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