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學術講政治——馬克思主義學院“杏馬論壇”第一講開講
馬克思主義學院“杏馬論壇”是圍繞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以提升學院教師科研能力、學術水平為出發點搭建的學術交流平台。
作為馬克思主義學院“杏馬論壇”第一講的主講嘉賓,2021年11月3日下午上海市委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常務副院長王公龍教授做了題為《用學術講政治》的專題講座。王公龍就精品課的基本條件、評選标準和培育方法三個方面展開精彩論述,向我們展示了如何做到思想性、理論性、針對性和親和力緊密結合。講座由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芳主持。
王公龍指出,好課是講出來的。一堂好課必須選題精、講稿精、講授精。第一,要旗幟鮮明,有問題意識。提出的問題要好、真、新、深,能夠傳播正能量、開啟思維和解疑釋惑。就這個标準,王教授以“兩個不可避免”、“新時代的世界意義”、“深刻理解新發展階段”三個案例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析。第二,要有學術框架和科研含量,能夠反映學術最新動态、對問題有深入研究。就這個标準,通過“怎樣理解兩個維護”案例進行了詳盡的闡述。第三,要有理論維度和現實維度,聯系學院思想實際和工作實際。第四,要有國際視野和曆史參照,通過古今中外的對比分析,提供國際經驗和曆史借鑒。第五,要有獨到的語言風格和适宜的表達技巧。
他強調必須認真研究學術問題,達到經典篇章與理論體系貫通、與作家生平貫通、與學院思想貫通、與學術前沿貫通。在此基礎上積極鑽研學術轉化,隻有轉化才能帶來生命力,使課堂生動鮮活。鼓勵大家厚積薄發,注重包括知識、經驗和方法上的全方位的學術積累,創新學術的講法以及依托學術團隊的力量。
講座結束後,王公龍與在場師生展開了熱烈的互動讨論。針對年輕教師提出不同學科背景如何更好地融入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學和科研,王公龍指出年輕教師應該結合自己的專業背景,積極迅速地向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聚焦,切不可忘記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我們的主責、主業、主戰場。針對如何在課堂中更好地闡述理論問題,王公龍指出要思考和關注現實問題,并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打開研究思路,構建分析框架。針對思政課教學中批判性思維的正确使用,王公龍指出要注意純學理思考和現實教學的不同,注重批判思維要與辯證思維相結合,站在正确的立場上,引導學生辯證、發展地看問題,樹立正确的價值觀。
參加“杏馬論壇”的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教師感謝王公龍教授的講座為大家傳道授業解惑,大家表示将不斷努力實現從學術到課堂的轉化,站穩思政課講台,讓每一堂思政課都是精彩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