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上午,我校黨的建設研究中心工作會議在行政中心428會議室召開。校黨委書記、黨的建設研究中心主任曹錫康,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黨的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朱惠蓉,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許鐵峰,黨委校長辦公室、組織部(統戰部)、宣傳部(黨委教師工作部)、學工部(研工部)、人事處、科技處、财務處、科技人文研究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由朱惠蓉主持。
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黨的建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陶思亮從學術會議、課題研究、論文發表、人才隊伍等方面對上半年的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彙報。自黨的建設研究中心正式運行以來,先後聚焦“兩個相結合”召開“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深入學習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暨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術研讨會”;聚焦“公立醫院黨建”召開了“高質量黨建引領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研讨會”;聚焦“大思政”召開了“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思政課’善用之重要論述研讨會”。組織申報市級相關黨建課題十餘項,發表理論文章近50篇,聘任專家、顧問10餘名。
會議審議“上海中醫藥大學黨的建設研究中心研究成果署名及出版經費資助規定”“上海中醫藥大學黨的建設研究中心2022年度課題申報公告”等事項。
在交流讨論環節,宣傳部(黨委教師工作部)部長朱慧華建議,要找到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醫藥文化的結合點進行理論研究,并緊密結合上海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開展相關研究。組織部(統戰部)部長王璐表示,基層黨務工作者要積極參與到研究中心的課題研究,同時要結合中醫藥院校特點開展理論研究,才能對實踐工作起到引領和指導作用。學工部(研工部)部長沈漫彙報“學校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未來的研究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芳彙報“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醫藥文化)相結合”方向未來的研究重點。科技人文研究院副院長張亭立表示,要充分發揮科技人文研究院的研究特色,加強與馬克思主義學院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進研究。黨委校長辦公室副主任陳正芹表示,研究中心研究人員的整合,形成合力是關鍵。科技處處長趙詠芳建議,研究中心要重視“科技倫理”的研究,突出中醫藥院校黨建研究的特色,瞄準高質量研究成果的産出。
許鐵峰介紹當前公立醫院黨建領域的最新要求,強調未來的研究要聚焦新形勢及新熱點開展研究,并強調要結合實踐問題開展理論研究,争取有更多的成果表達。
朱惠蓉着重強調黨的建設研究中心的研究主題要進一步聚焦,研究平台要進一步整合,研究力量要進一步融合。同時,要注重研究成果的進一步轉化,尤其是要轉為育人的成效。
曹錫康對黨的建設研究中心開展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并對未來工作提出四個方面的要求。第一,研究要解決真問題。研究中心一定要針對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實踐問題開展理論研究。比如,如何更好地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這一類具體的實踐問題,并且研究成果要“真解決問題”。第二,研究要形成良好氛圍。成立研究中心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讓全校從事黨務工作的同志加強對黨的實踐和理論的研究,形成濃厚的黨建研究氛圍,将實踐中的特色經驗和有效做法,提煉形成具有上中醫特色的研究成果。第三,要開展有組織的研究。研究要凝練方向,整合隊伍,開展有組織的學術研究。第四,研究要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相互促進。另外,曹錫康還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醫藥文化)相結合”這一研究方向的未來發展提出了三點建議。第一,要趁早研究,站牢陣地。要與時俱進,具備敏銳目光,善于捕捉新問題。第二,要挖掘内涵,找準結合點。要搞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内涵,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三大組成部分與中醫藥文化的結合點。第三,要相互融通,做好研究。要注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革命文化、先進文化相互融通的問題,做好研究闡釋。
(上海中醫藥大學黨的建設研究中心、馬克思主義學院、科技人文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