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模年度人物線上解碼“航天精神”

發布者:馬克思主義學院發布時間:2022-11-02浏覽次數:10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為進一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思政課”的重要論述,推進“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建設,提升思政課的親和力、感召力與引領力,1027日,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原科技委顧問、長征四号乙/丙運載火箭第二任總指揮、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翁偉樑研究員,走進“思想道德與法治”課堂,以“漫漫長征路,築夢在太空”為主題作專題報告。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芳、思想道德與法治教研室全體教師以及研究生、本科生等近200人參加了報告會。

2022-11-01 08:25:53.016000

首先,翁偉樑簡要介紹了我國航天領域的成就和現狀,引出了此次講座的主要内容。他在第一部分詳細講解了我國運載火箭型譜,包括我國現役運載火箭的主要類型和種類、新一代運載火箭的特點、發射軌道等方面的專業知識。翁偉樑在第二部分闡述了航天傳統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的具體内涵。随後,他通過講述火箭研制的背後故事表達了自己的幾點體會,讓學生深刻理解到“航天事業充滿風險和挑戰,航天發射成敗直接關系到國家利益和國防建設”,因此從事航天工作,必須要腳踏實地、嚴謹務實,始終有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和危機感。正是一代代航天人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為人民戰鬥、為國防獻身、為科技自立自強不懈奮鬥,從而取得了我國航天事業的輝煌成果,也在實踐中凝練出航天精神這一寶貴精神财富。最後,翁偉樑聯系專業知識和自身實際,解答了學生們提出的問題,也表達了對他們的期待和祝願。

2022-11-01 08:25:53.569000

翁偉樑給上中醫學子們帶來了一場生動的“大思政課”,不僅給學生普及了航天知識,而且還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我國航天事業取得了令人振奮的偉大成就,使他們能從具體事例中理解科研人員的艱辛和努力,切身感受到航天精神的力量,獲得學習和奮鬥的動力,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從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2-11-01 08:25:53.822000

課程結束後,學生們從不同的角度在線上進行了熱烈的讨論,表達自己的感想和體會。魯丁怡表示,聽到翁研究員對一項項研究發明的講解,我為自己的祖國感到驕傲,為我國航天領域工作者感到敬佩。航天火箭并非一造而就的,不僅在制造過程中要克服破解許多技術難關,在實踐過程中也要考慮到諸多細節,隻有确保細節的萬無一失才有信心發射火箭。漫漫長征路,暗示着我國在航天事業上不斷付出的心血努力。築夢在太空,既表達了對已有成就的喜悅,也預示着對我國航天事業未來發展的美好期望。顧圓靈說,翁研究員分享了自己原創的一首詩作将航天傳統精神、載人航天精神以及“兩彈一星”精神展現的淋漓盡緻,真情流露,讓人不禁眼眶濕潤。我們常推崇“犧牲小我,成就大我”,但其實在為家國做出貢獻的同時,這些老一輩國家事業工作者也在不知不覺間,在對每次技術問題的攻克中,培養了自己的責任心、信念感與使命感;同時,也豐富了自己的精神内涵——擁有了腳踏實地、嚴謹務實、自立自強、堅持不懈的中華民族傳統優秀品質。曹晔儀說,我很榮幸能夠收聽翁老師所作的報告,對祖國的航天事業有了初步認識。我深刻認識到了國家航天事業發展階段的種種困難,更對我們的科學家、工程師、航天員們做出的努力感到肅然起敬。顯然,強大的航天實力背後代表了我們國家日益強大的綜合國力與經濟、軍事方面的實力逐漸增強。我很榮幸能夠出生在這樣一個強大的國家,我為我的國家感到自豪和驕傲,也期待我自己能夠努力學習,在不久的将來在自己所處的領域做出一番成績,為祖國事業添磚加瓦。

 

王小彤/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