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有組織科研 提升研究闡釋能力——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建設”專題研讨會在我校成功舉辦

發布者:馬克思主義學院發布時間:2023-04-04浏覽次數:10

 

 

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新的重要論述精神,深入推進我校“大思政課”建設,331日上午,由伟德BETVLCTOR主辦、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王芳工作室)承辦的“加強有組織科研提升研究闡釋能力——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建設”專題研讨會在我校成功舉辦。

本次研讨會邀請了來自複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華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上海杉達學院、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等8所高校和《青年學報》、《上海宣傳通訊》等期刊編輯部的專家學者,圍繞會議主題展開深入的研讨交流。上海市教委德育處副處長楊長亮到會緻辭。伟德BETVLCTOR領導班子成員以及王芳工作室全體成員出席會議。會議由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芳主持。

會議伊始,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陶思亮發表緻辭,他對各位專家學者的莅臨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同時介紹了我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情況,最後向專家們表達了多為我校思政課和學科建設傳經送寶的熱切期盼。

上海市教委德育處副處長楊長亮在緻辭中高度肯定了本次研讨會的意義。他回顧了近十年來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項目的發展曆程和建設成效,并對名師工作室的後續建設和發展提出了三點希望。第一,推動思政課教學改革,要久久為功,常抓不懈。第二,開展有組織的科研,注重研究的綜合性和整體性。第三,發揮更大的示範效應,發揮對新教師的傳幫帶作用,搭建全市乃至全國的交流平台。

主題研讨上半場

主題研讨分為上半場和下半場。上半場的主題研讨由《青年學報》主編朱國棟主持。東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治東教授、上海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董玉來教授、複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張新甯教授、上海杉達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常務副院長遊昀之教授分别作交流研讨。

 

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東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治東教授從平台要素聚合的視角,圍繞四維一體、三方協同、三端互通、三層貫通等方面探讨了工作室建設的内涵,分享了工作室建設的實踐探索經驗。名師工作室首先作為平台,就要齊聚平台的要素,不僅僅要立足教學,更應該着眼于探索思政課教學的聯動機制,以有效解決思政課的難點、痛點、堵點。

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上海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董玉來教授指出,思政課教學方法要在互聯網時代保持與時俱進,要打破單個教師、單個課堂、單一評價的壁壘,構建新的教學模式。董玉來院長從用好微博、易班等網絡平台、構建教學反饋互動機制等方面展示了互聯網時代思政課教學相長、教學相知、教學相比等教學互動的核心要素,并對未來思政課教學模式的進一步創新發展作了展望。

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複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張新甯教授指出,有組織的科研,核心就是要實現自主知識體系的建構。要将名師工作室建成課程建設和理論研究的重要平台,推動理論研究和實踐教學相結合。要通過有組織的科研加強對黨的十八大以來若幹重大學術命題的學理化闡釋、學術化表達、系統化建設和大衆化傳播,實現自主知識體系的建構,進而向學科體系、教材體系、課程體系轉化。

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杉達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常務副院長遊昀之教授從科研力量的聯合、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大思政課”的結合以及和學生培養的契合等四“合”維度探讨了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建設,指出應以立德樹人根本要求和促進學生成長為導向,集中力量辦大事,在教學科研方面發揮引領作用,真正實現以有組織的科研提升思政課教學實效。

主題研讨下半場

研讨會下半場由《宣傳通訊》執行主編呂東卉主持。華東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趙慶寺教授、華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徐國民教授、華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趙勇教授、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馬前鋒教授分别作主題研讨。

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華東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趙慶寺教授分享了華東政法大學思政課名師工作室建設的工作理念,并從市級和校級的平台支撐、以賽促教的名師養成計劃、依托外部資源多方聯動、強化對課程思政的輻射引領等四個方面介紹了名師工作室建設的經驗。

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華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徐國民教授緊緊圍繞網絡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時代對思政課高質量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出發,分析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改革的核心内容,并從思政課内涵式發展、青年團隊培養、青年學生培養三個方面分享了華東理工大學名師工作室的建設經驗。

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華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趙勇教授提出,田野能力和文本能力是思政課教師的兩大基本功,同時,教學是有靈性的,個性化的教學才能把思政課講深講透講活。趙勇教授圍繞思政課教師基本功、學術沙龍與論壇、新教師培訓培養等方面闡述了名師工作室打造教師合作共同體的初衷以及對教學能力反思和人才培養的思考。

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馬前鋒教授介紹了高職高專院校名師工作室建設的經驗。一是,思政課改革要互聯互通、共建共享,才能将教學科研項目做強做大。二是,以環境育人的理念來開展有組織的科研,通過校内及全市高職高專院校聯通協同等方式,實現資源共享、團隊共建、發展共促,取得顯著成效。

本次專題研讨會氣氛熱烈,交流深入,達到了預期效果。總結環節由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張婷婷副教授主持。王芳教授作最後總結發言。本次研讨會齊聚了滬上衆多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參與交流,與會專家們就思政課教學改革、開展有組織的科研并反哺教學等進行了深入探讨,貢獻了諸多建設構想和思想火花,形成了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集群效應,有力地推動了我校思政課建設質量提升和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隊伍教學科研能力的提升。

根據《中共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委員會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公布“2022年度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質量提升行動”評選結果的通知》(滬教委德〔20234号),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最終遴選出25個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芳主持的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位列其中。今後馬克思主義學院将努力建設好這一市級平台,深入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深化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加快構建“大思政課”育人格局,切實提升思政課質量,用豐碩的成果譜寫不忘初心的華章。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