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為了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第二黨支部與研究生黨支部一同前往位于張江國創中心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展覽館”參觀學習,并參加了“中國式現代化與高質量發展”研讨會。
在展覽館參觀過程中,馬院師生依次浏覽了人民城市人民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文化強國、鄉村振興、脫貧攻堅、人類命運共同體、寄語上海等不同主題版塊,通過宣傳展闆、互動體驗、多媒體展示等方式,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科學體系和豐富内涵,希望将黨的創新理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入領會并貫徹落實,不斷提升自己的本領,為時代使命勇擔重任。
展館參觀結束後,馬院師生還聆聽了學術發言會議。上海市領導科學學會名譽會長、中國浦東幹部學院首任常務副院長奚潔人以“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的理論和曆史把握”為題,從曆史邏輯出發,梳理了中國共産黨調查研究工作方法的淵源,指出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并提出要站在新的理論高度,堅持問題導向、目标導向、效果導向,發揚黨的優良傳統,紮實做好調查研究工作。
随後,上海市領導科學學會會長、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黨委書記郭慶松以“深刻認識和正确處理中國式現代化若幹重大關系”為題,指出要在辯證統一的理論視野中深刻認識中國式現代化若幹重大關系;要在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曆史脈搏中全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若幹重大關系;要在強國建設、民族複興的實踐征程中正确處理中國式現代化若幹重大關系。
上海市社會科學普及研究會會長,解放日報黨委副書記周智強、上海市領導科學學會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原黨組成員、副巡視員、研究員陳麟輝、上海市社會科學普及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領導科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浦東幹部學院基層黨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吳濤就“打開中國式現代化的文明之門”、“走好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必須更注重從中國實際出發”、“走好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把黨建覆蓋到最活躍的地方”作學術發言,從不同角度探讨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内涵、鮮明特征和時代意義。
活動結束後,大家紛紛表示,此次主題黨日活動受益頗多,要學深悟透新思想,擔當作為守初心。
魯琳老師: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展覽館給我特别印象深刻的是用小黨徽形成大黨徽的圖案設計,既标志着每一個黨員都須時刻銘記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也标明了中國共産黨具有強大的動員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錢疏影老師:此次主題黨日活動讓我深刻認識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關鍵在黨。在現代化的進程中,我們要重視調查研究,通過區分各類調查,例如,跟蹤性調研,前瞻性調研,對策性調研等等,來解決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不同的問題。
21級研究生陳慧玲:參加了“中國式現代化與高質量發展”研讨會,各位專家的報告讓我受益匪淺。特别是老師所講的《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的理論和曆史把握》這個報告裡,提到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調查研究能力是大學生必須具備的重要能力之一,在平常的學習過程中,我們普遍存在着對社會調查認識較為粗淺甚至根本不熟悉的情況,所以,我們也需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标導向,努力在調查研究中提高工作本領。
21級研究生趙亞娣:各位專家在“中國式現代化與高質量發展”研讨會上的精彩講演,讓我對“中國式現代化”與“高質量發展”有了不同維度的認識。黨的二十大報告系統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清晰描繪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和美好前景。我們要在黨的領導下,堅定不移走中國式現代化之路,堅持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争取更大的勝利和榮光。
文:王小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