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産黨領導力的文化基因” 上海市第十四屆領導科學博士論壇暨第八屆領導科學 青年學者論壇順利舉行

發布者:馬克思主義學院發布時間:2023-05-16浏覽次數:10

為進一步探讨“中國共産黨領導力的文化基因”尤其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國共産黨領導力”的相互關系,弘揚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426日下午,由上海市領導科學學會、上海中醫藥大學聯合主辦的“中國共産黨領導力的文化基因”上海市第十四屆領導科學博士論壇暨第八屆領導科學青年學者論壇在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科技創新中心一樓報告廳舉行。上海中醫藥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朱惠蓉、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教師,科技人文研究院教師、我校附屬醫院代表、張江學區中小學教師代表等參加。論壇由伟德BETVLCTOR黨總支書記陶思亮主持。

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朱惠蓉在緻辭中強調,當前上海中醫藥大學已全面啟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此次論壇将有效推動學校主題教育走深走實,教育引導黨員幹部深刻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産黨在實踐中淬煉的卓越的領導力,既有理論與實踐的基礎,更有文化的基因。從中國共産黨領導力的文化基因這一角度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貫通相契合的内在邏輯,可以更好理解百年大黨堅強領導力的曆史文化淵源,為中國現代治理提供智慧源泉,使馬克思主義的真理之樹更加根壯葉茂。

會議第一階段由華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趙正橋主持。

在第一階段的交流發言中,領導科學雜志社編輯部主任、副編審李軍領作題為《中國共産黨領導力的四重維度與研究展望》發言,他從領導力的四個維度出發,強調中國共産黨領導力的深厚根基是深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文化浸潤力;中國共産黨領導力的靈魂驅動力是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成果的思想引領力;中國共産黨領導力的力量源體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複興不斷取得偉大勝利的全面領導力;中國共産黨領導力的重要表現是基于“中國之制”“中國之治”的治理創新力。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周贇作題為《中國共産黨領導力的中國智慧》發言,他從世界觀、價值觀、方法論三個維度闡釋中國共産黨領導力的中國智慧的内涵,指出中國傳統“天下觀”是中國共産黨提升對世界和平的穩定力與影響力的世界觀基礎;中國傳統“氣緣學說”是中國共産黨提升對世界和平的穩定力與影響力的價值觀基礎;“先進文化認同”論是中國共産黨提升對世界和平的穩定力與影響力的方法論基礎。

伟德BETVLCTOR副教授謝朝丹在題為《中國共産黨治理智慧中的中醫藥文化基因》發言中指出,中醫藥文化蘊含着中華民族豐富的治理智慧,并對中醫“身國同構”和“身國同治”的思想進行理論闡釋,指出治身與治國道理相通,方法一緻,強調應結合當代中國治理實際,發掘并凝練中醫藥文化蘊含的治理精髓和治理基因,實現傳統中醫藥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進而為提升黨的領導力、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文化滋養。

華東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王子蕲作《新征程繼續加強黨的思想引領力的曆史邏輯與實踐遵循》發言,她從曆史邏輯出發,回溯了黨從建立至今,始終将思想建設作為常抓不懈的基礎性工程;從理論邏輯出發,論證了提高黨的思想引領力與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嶄新篇章之間的内在統一性;從實踐邏輯出發,強調要以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加強思想引領力的主線,深入學習、充分認識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持之以恒地推進以堅定理想信念為首要任務的思想建設,在統籌協調新時代黨的建設的偉大工程中确保思想建設基礎性作用的發揮。

在第一階段專家點評環節,華東師範大學當代中國政治發展與戰略研究所所長郝宇青指出,四位發言人緊扣中國共産黨領導力的文化基因這一主題,很有特色。他強調,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對于中國式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結合當代中國實際,聚焦治理創新這一領域進行更深入研究。

解放日報社黨委副書記、上海領導科學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周智強指出,四位老師的發言從不同視角揭示了中國共産黨領導力深厚的傳統文化基因。同時,在四位老師的研究過程中體現出了多方面的視野,如世界視野、曆史視野、文化視野、政治治理視野、學科實踐視野等。在此基礎上,他圍繞領導力和文化的關系做進一步闡發論述,指出領導力是在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實施過程當中所體現的,而路線、方針政策、治國理政思想反過來也提升了領導力,強調了文化在我們黨革命、建設改革過程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會議第二階段由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常務副院長邱傑主持。

東華大學外語學院胡欣芮作題為《儒家文化體系中的領導力理論貢獻》發言,她從政治、經濟、文化三個維度出發,指出儒家文化中以民為本、為政清廉、天人合一、天下為公思想與中國共産黨以人民為中心思想、黨風廉政思想、生态文明思想、共産主義思想契合相通;“治國必先富民”理念與中國共産黨主張的共同富裕思想不謀而合;修身慎獨思想與中國共産黨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融相通。她強調要在處理好古和今、理和法、儒學和馬學的關系基礎上,實現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為中國共産黨領導力理論提供智慧支持。

上海中醫藥大學康複醫學院季偉老師作題為《“天下為公”與中國共産黨的全球領導力》的發言,他從“天下為公”思想的曆史傳承與發展、“天下為公”思想與中國共産黨領導力建設的内在聯系、中國共産黨全球領導力與“天下為公”的時代發展三個維度,強調傳承和弘揚“天下為公”思想彰顯了中國共産黨堅持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一貫追求,為黨的全球領導力建設夯實了文化自信的底蘊和根基,也為黨緻力于協同文明差異、維護國際秩序、推進世界和平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中國智慧。

上海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徐立波作題為《提升中國共産黨文化領導力的現實境遇與實踐理路》發言,他從提升中國共産黨文化領導力何以必須和可能、提升中國共産黨文化領導力的理論基礎與時代要求、新時代提升中國共産黨文化領導力的實踐路徑三個維度出發,強調要通過牢牢掌握意識形态主導權、提高政黨先進性建設水平、推進文化治理能力現代化以及擴大現代傳媒體系覆蓋面不斷提升新時代中國共産黨文化領導力。

華東理工大學博士研究生王悅在題為《偉大建黨精神視野下中國共産黨領導力提升邏輯與路徑研究》發言中指出,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力是偉大建黨精神的精神要素在領導過程中的表達、踐行與實現,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産黨保持旺盛領導生命力的深層緣由,要通過築牢理論學習、加強黨的建設、調查研究、深化制度改革等方式傳承與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不斷提升中國共産黨領導力。

在第二階段專家點評環節,上海市領導科學學會、中國浦東幹部學院教授于洪生指出,本次論壇主題圍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這一當前學術熱點展開,可謂與時俱進。從發言内容來看,四位青年學者的研究思路也極為開闊,讓人耳目一新,接下來可以就相關概念和領導力理論方面作進一步深入研究。

伟德BETVLCTOR院長王芳指出,中國共産黨領導力的文化基因來源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僅傳統文化中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影響和滋養着中國共産黨,而且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也對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她強調,中國共産黨之所以成為中華文化的繼承者,是由黨的“兩個先鋒隊”的性質所決定的。中國共産黨既是中國工人的先鋒隊,同時又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中國共産黨人首先是中國人,中華傳統文化中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必然深刻影響着中國共産黨人。

會議第三階段由上海中醫藥大學科技人文研究院黨總支書記吳志新主持。

第三階段會議首先由上海市領導科學學會理論專委會主任賀善侃宣布本次論壇征文獲獎名單。

在學術總結環節,上海市領導科學學會副會長、上海中醫藥大學原黨委書記張智強指出,今天的交流發言和點評質量很高,深受啟發。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他強調我們不僅要學習新思想的觀點、立場、精神,還應該學習學理背後所揭示的規律和本質,做到理論自覺和行動自覺。此次青年學者論壇以中國共産黨領導力的文化基因為主題進行研讨,就是從一個側面探讨其中的規律和本質,非常有意義和價值。他指出,宏觀理論隻有落實到實踐當中才能發揮生命力,因此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還應從微觀的運行機制上去思考如何貫徹落實。此次會議以研究中國共産黨領導力的文化基因為落腳點,是一個非常好的開端,後續可以在怎麼落細、落小、落實上進一步下功夫,真正把新思想體現在特殊性和個性當中,更有效推動各項工作的開展。

上海市領導科學學會名譽會長、中國浦東幹部學院首任常務副院長、教授奚潔人指出,本次論壇體現了新理念、新格局、新發展和高質量。他強調,要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使其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并通過提煉精髓使其成為時代的精華。中國共産黨領導力的文化基因,是馬克思主義思想、中華優秀文化以及紅色文化的融合和熔煉。同時,他還從傳統文化中的價值觀、政德觀、辯證思維等方面詳細闡釋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提升領導能力的重要價值。

本次論壇由上海中醫藥大學黨的建設研究中心、上海市領導科學學會領導理論研究專業委員會、伟德BETVLCTOR、華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中醫藥大學科技人文研究院、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共同承辦。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