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下午,馬克思主義學院與基礎醫學院共同舉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課程思政”研讨交流會。出席會議的有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芳、副院長張婷婷,基礎醫學院黨委書記夏文芳、副院長李海峰和兩所學院30多名中青年骨幹教師。
李海峰對馬克思主義學院領導和教師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表達了加強兩院合作的期望。随後,王芳介紹了學校推進“大思政課”建設情況以及馬院在“大思政課”建設中承擔的使命和任務。來自馬克思主義學院六個教研室的主任及教師代表分别介紹了本科6門思想政治理論必修課的基本情況、教學特色及在課程中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舉措。基礎醫學院的多位教師分享了各自所授課程的内容、架構設計和課程思政經驗與困惑。
兩個學院的教師們就專業課教師如何提升思想理論水平、如何找到專業課與思政教育的結合點等展開熱烈讨論。最後,王芳院長和李海峰副院長作了總結發言,對接下來兩所學院在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共同推進課程思政工作等方面作了工作部署。
此次研讨交流活動是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基礎醫學院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推進我校“大思政課”建設的重要舉措。以此為契機,加速建設具有中醫藥院校特色的“大思政課”。
後記 與會教師感言(摘錄)
馬克思主義學院何蘭萍: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是“大思政課”建設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研讨會,使我對中醫藥專業課的課程思政建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作為思政課教師,通過今天的交流,我對如何提升自身的思政理論研究水平、教學水平、加強與專業課教師在課程思政方面的交流與合作等有了更為清晰的目标。我非常期待兩個學院盡快形成穩定、有效的合作交流機制,共同推進“大思政課”建設。
基礎醫學院姚雲:“課程思政”是當前中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新理念,醫學專業學生的“課程思政”就是在注重培養學生醫學專業知識技能的同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課程教學的各環節。比如,“組織胚胎學”是醫學生在醫學教育中最早接觸的專業課程之一,作為一門形态學科,它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同時該課程也涉及較多的醫學人文知識和可融入思政元素的熱點問題。做為專業課教師我們要切實加強自己的政治理論學習,與馬院老師共同協作,找到和專業課程内容适合的思政結合點,使教學從德育層面上升到思想層面。
文/閻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