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作出的重要指示和新時代學校思政課建設推進會精神,根據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市教委《關于開展“講台上的新思想”——2024年上海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大比武暨教學展示活動的通知》要求,6月17日下午,我院在教學樓10208教室開展了思政課教師教學大比武暨教學展示活動。本次教學展示活動共有9位教師參加,活動還邀請了上海市高校思政課教指委副主任委員、上海市高校思政課教指委研究生思政課分教指委主任委員、東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治東,上海中醫藥大學張黎聲教授、陶建生教授、闫曉天教授作為專家評委。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芳及學院全體教師參加了此次教學展示活動。
活動伊始,王芳表示,思政課承擔着培養時代新人、傳播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使命,本次活動不僅是對各位教師思政課教學效果的檢驗,同時也要以賽促教、以賽提質,通過教學展示,推動思政課建設内涵式發展,不斷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
學院共9名教師參加了本次教學展示,選題涉及本科“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與法治”“形勢與政策”以及研究生“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等6門課程。賽前,每位參賽教師自選了3個備賽專題,至少覆蓋教材3章内容,每個專題10分鐘的授課課件和教案,并從中選擇1個專題,形成1套完整的不少于10000字的“教學講義”
在教學展示環節中,參賽教師們展現了各具特色的教學特點,賽出了水平,賽出了風格。
謝朝丹、張金福老師兩位老師分别以《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和《新時代人民軍隊使命任務》為專題,為大家帶來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的教學展示。
錢疏影老師主講“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第三章第三節,以馬克思對人的本質問題的思考,分析了唯物史觀考察曆史創造者的首要原則,說明了人民群衆在曆史發展中的作用。
郭文良老師以《進入近代後中華民族的磨難與抗争》、蔣呂一老師以《洋務運動最終失敗的原因》為教學内容,從兩個不同的曆史時期,為我們展示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部分課程教學。
在“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展示中,黃豔老師聚焦法治與德治的關系,為大家論證了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是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内在要求。閻婷老師則以豐富的案例為依托,在不斷的提問與思考中,幫助大家正确認識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徐海峰老師以《當今世界科技發展形勢與推動實現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專題,在“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展示中,回答了“什麼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這一問題,解讀了新質生産力的概念。
最後上場的王敬老師講授的是研究生序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課程,王敬老師以《中國“雙碳”:引領全球氣候治理和綠色轉型》為專題,對課程第七章第四節共同推進全球生态治理進行了講授,說明了中國實現“雙碳”目标的路徑選擇和努力。
教學展示結束後,四位專家評委進行了集中點評。他們對參賽教師的精彩展示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也從教學比賽材料的規範性、選題的針對性、案例引用的準确性、教學内容的時效性以及教學設計的邏輯性等方面對參加本次活動的教師提出了相應建議。闫曉天教授指出,教學比賽不是參賽教師的個人活動,需要大家共同備賽,取長補短。陶建生教授強調了教學展示的内容要新穎,要能體現中醫大特色和優勢,體現出課程的針對性和吸引力。張黎聲教授提出,思政課教學要注重學理性和思辨性,參賽選題要重視知識點深度。王治東教授則強調了作為一名教師,無論是教學展示還是課堂教學,都要對講台充滿敬畏和責任,教學内容要準确、嚴謹。
最後,王芳院長指出,本次活動既是一次教學展示,也是一場教學大比武,通過幾位教師的展示和專家的指導,在座的每一位教師都獲得了巨大的收獲,也對即将到來的市級思政課教師教學大比武充滿了信心。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争取在比賽中獲得好成績。
本次思政課教師教學大比武暨教學展示活動為我院教師提供了展示、交流、學習的有益平台,督促大家不斷取長補短、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力争在講台上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不斷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助力教育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