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馬論壇|中國社會科學院周溯源研究員應邀來我院作講座

發布者:馬克思主義學院發布時間:2024-10-31浏覽次數:10

 

 

為加強我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進一步提升學院師生在學術論文撰寫方面的專業素養,1029日上午,學院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原黨委書記周溯源研究員,在中醫藥國際标準化研究中心輔樓302會議室作了題為《文章五境界——談談核心期刊文章的撰寫要求與投稿注意事項》的專題講座。本次講座由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學科召集人何蘭萍副教授主持,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芳教授、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全體研究生及學院部分教師聆聽了此次講座。

2024-10-29-周溯源研究員講座

講座伊始,周教授以六個“W”為切入點,深入剖析了寫作過程中的關鍵問題。他強調,寫作首先要明确“Why——為什麼寫文章,即寫作的目的;接着是“Who——為誰寫,即确定文章的受衆;然後是“What——寫什麼,即文章的主題和内容;再接着是“How——怎樣寫,即寫作的立意和章法;此外,還有“Where——到哪裡發,報紙、雜志還是網絡;最後是“When——何時投稿,這也是文章成熟的标志。

針對“什麼樣的文章才算好文章”這一問題,周教授提出了文章的五重境界。第一境界是“準确明白”,即文章要條理清晰,語言通暢;第二境界是“生動形象”,即文章要繪聲繪色,讓人讀起來有興緻;第三境界是“簡潔凝練”,即文章要言簡意赅,避免冗長;第四境界是“質樸自然”,即文章不能矯揉造作、故弄玄虛;第五境界則是“創新出彩”,重要的标準是義理創新。

在談到如何寫好文章時,周教授分享了十點寶貴經驗。他強調,标題要新巧、内容要嚴謹、論據要充分、論證要嚴密、論述要精彩、寫作要規範、文稿要多改、投稿看對象、溝通很重要、成功在堅持。為了讓師生們更好地理解這些經驗,周教授結合自己的個人經曆以及自己寫的一篇文章《路的遐思》進行了生動的分享。

最後,周教授針對師生們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答。對于如何跳出論文寫作的思維慣性,他建議大家在保持文章必要内容的基礎上,發揮創造力進行補充和創新。對于學院老師提出的人物傳記寫作問題,他鼓勵我校師生為中醫藥專家作傳,并建議多讀優秀傳記類書籍、學習傳記寫作方法,在此基礎上充分了解傳記人物并掌握科學評價人物的方法。

周溯源教授理論功底深厚,講座深入淺出,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深度,讓在座的師生受益匪淺。

 

學生感想:

2024級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研究生李欣然:周教授的講座令我如春風化雨,讓我深刻認識到寫作不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思想的火花。他提出的文章五境界,讓我反思自己的寫作,力求每一篇文章都能達到新的高度。周教授的寶貴經驗讓我受益匪淺,特别是他關于創新出彩的見解,讓我意識到隻有不斷探索、勇于突破,才能在學術研究中獨樹一幟。

殷嘉萃:周教授的講座讓我對寫作有了全新的認識。他通過生動的案例和豐富的經驗,讓我明白了寫好一篇文章的不易。特别是在投稿和溝通方面,周教授的建議讓我頗受啟發。通過這次講座,我對學術寫作有了更深的認識。

 

圖文: 殷嘉萃

 校對: 何蘭萍

審核:王  芳

                                             

 

Baidu
sogou